企业邮箱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市高淳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首页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一专多能”培养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返回
2025-07-31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在当前工程咨询、环境治理等领域专业化与综合化并行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员工一专多能的能力,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能够提升员工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还能增强企业整体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一、提高员工个人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激发内生动力

对员工个人:构建不可替代的职业壁垒。单一技能的员工在行业波动中易陷入可替代性高的困境,而一专多能的员工能凭借跨领域能力拓宽职业边界。例如,监理人员在精通监理业务的基础上,同时掌握工程造价或项目管理知识,不仅能在监理工作中更精准地把控成本与进度,还能参与项目前期策划或后期审计,成为监理+造价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技能拓展不仅提升了员工在本岗位的专业深度,更增加了横向发展的可能性,使其在企业内部轮岗、晋升或应对行业变化时更具优势。

对企业:提升团队整体专业素养与服务附加值。工程咨询尤其是全过程咨询服务往往涉及多环节协同(如勘察设计、检测、监理、跟审、项目管理),单一技能的团队易出现信息断层沟通壁垒。而由具备多项技能的员工组成的项目团队能更敏锐地发现业务中的潜在关联,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企业服务的附加值与市场口碑。

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人力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减少岗位冗余,降低人力成本。传统一人一岗的模式可能导致某些岗位在业务较少时资源闲置,而项目数量增加时又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跨领域技能的员工能承担原本需要多人协作的任务,例如,兼具工程管理+工程审计能力的员工可独立完成项目成本核算与审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调配人力资源,从而减少岗位设置数量。

简化管理流程,降低协调成本。多部门协作项目中,一专多能的员工可作为跨部门接口人,减少管理层级与沟通环节。此外,一专多能的团队能减少对外部外包资源的依赖,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

三、灵活安排人员工作:增强企业应对业务波动与复杂项目的韧性

应对业务波动:实现动态人力调配。不同领域的项目需求可能随政策、季节等因素波动。若员工具备跨领域技能,企业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配人力,避免某一领域人员过剩,而另一领域人手短缺的矛盾。

支撑复杂项目:满足全过程服务需求。在承接复杂的工程项目时,往往需要员工在不同阶段承担多重角色,例如,一个市政综合体项目,员工可能前期参与规划设计咨询,中期负责施工监理,后期参与运营阶段的环境运维。若员工仅掌握单一技能,需频繁更换对接人员,易导致信息丢失或责任模糊;而一专多能的员工可全程跟进,确保项目各环节衔接顺畅。

四、培养一专多能的实施路径

培养一专多能需系统性举措支撑,结合业务特点可从三方面推进:

一是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例如,对于监理部的员工,除了加强工程专业知识培训外,还应增加工程造价等方面的课程,使其能够在监理工作中更好地把控项目整体情况。培训方式兼顾内部经验传承(业务骨干分享案例)、外部前沿学习(行业专家授课)与在线资源利用,实现理论+实践闭环。

二是推动跨域实践与交流。鼓励员工参与跨部门项目:监理人员可加入技术咨询部的造价工作,掌握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要点;技术咨询人员可参与监理现场工作,熟悉监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要点。通过跨领域实践,打破专业局限,培养多方面能力,更好适应业务发展需求。

三是要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将一专多能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对员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估。对表现突出者给予重点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主动提升综合能力,形成学习-实践-提升的良性循环。

培养一专多能本质上是构建员工能力升级-企业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的正向循环。在行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企业应对挑战的被动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布局,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向共赢(路通公司  张同庆

1753946572970622.jpg